我国钢结构发展走上正轨
在国外,钢结构建筑已广泛应用于中小型工业、商业、社区、文教卫生等领域。随着各国环保意识的加强和木材资源的日益短缺,西方发达国家开始应用和发展工业化钢结构住宅产品。
当前,钢结构已经成为世界发达国家的主导住宅结构,已经从工业化专用体系走向了大规模通用体系,逐步形成了以标准化、系列化、通用化建筑构配件、建筑部品为中心,组织专业化、社会化生产和商品化供应的住宅产业现代化模式。
政策带动行业快速发展
《建筑业“十二五”发展规划》中明确指出,“十二五”期间钢结构工程比例增加。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,我国钢结构产量已从2002年的850万吨,增长到2011年的3500万吨,年均复合增长率在15%以上,2012年产量约为3900万吨,行业已进入高速发展阶段。
按目前全国钢产量年增长10%估计,前瞻预计,到“十二五”期末,全国钢产量将达到12.90亿吨,按4%的比重测算,届时我国的钢结构用钢量将突破5000万吨,整个产业前景乐观。
闻腥而动,产业巨头全面布局
7月,国内钢结构产业巨头——中建钢构有限公司旗下的中建钢构西部大区在成都宣布成立,企业的经营将从钢结构的研发、设计,到产品的制作、安装和检测,涉及到整个产业链。企业规划,在成渝地区投资建设年产能30万吨,在西部地区打造最具规模和特色的现代化钢结构制作厂,于2014年底建成投产。
钢结构资产抵押——企业融资的又一利器
目前制约中小企业发展最主要的问题是资金问题,由于股权质押、商标权质押、机器设备抵押的范围有限,而企业一般又没有土地证和房产证,贷款比较困难。
而由于该类型企业大多拥有价值高、拆装方便、移动拆装不损害其价值的钢结构资产,我国部分地区已经开始推广钢结构资产抵押登记,开辟了一条企业融资“便捷通道”。
注册登记的拥有钢结构资产的企业可以将其钢结构资产作为抵押,向金融机构进行贷款。前瞻产业研究院分析师朱倩认为,这种新型的抵押贷款方式,不仅能够解决企业的资金短缺问题,在一定程度上,也推进了我国钢结构的发展。钢结构建筑作为一种灵活的资产,将成为企业融资的又一利器。